養(yǎng)豬合作社,不是資源多就能成功
舉報2008 年,我與吉林紅嘴集團合作總社結緣,正式開始參與推動和實踐合作。當時的紅嘴集團是吉林四平的一家村辦企業(yè),年產值已經高達135億元,旗下擁有幾十家企業(yè),而且,其中的“宏寶萊”冷食,進入全國三強,啤酒、油脂、飼料、鋼鐵、釀酒,包裝等產業(yè)四處開花。當時已經連續(xù)4 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董事長盧志民在全國人代會上,當著溫總理的面提出要率先推動合作社的發(fā)展,促進現代農業(yè),準備通過紅嘴集團這個龍頭,組建或帶動成立500家各類合作社,獲得了總理的贊許。
其實,在此之前,為了響應國家“工業(yè)反哺農業(yè)”的號召,已經先富起來的紅嘴集團,成立了“農高科”公司,投資數億元,進軍現代農業(yè),建成了農高科示范園,旗下擁有生豬養(yǎng)殖、飼料、種豬等產業(yè)。在紅嘴合作社協(xié)會(紅嘴集團農高科推行合作社的領導組織)的組織和推動下,紅嘴合作社先后得到了中國農業(yè)銀行總行、國家開發(fā)銀行、吉林省農業(yè)銀行、吉林省農業(yè)發(fā)展銀行、人民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支持,再加上紅嘴集團本身擁有的屠宰、種豬、飼料等資源和優(yōu)勢,先后推動成立了約200家各類合作社。并與有關單位共同舉辦了“首屆全國合作社知識大賽”。應該說,從資源的豐富程度上來看,紅嘴集團推動合作社,應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。但幾年過去了,應該說,即使擁有了這么多的資源,紅嘴農高科合作社仍遠遠未達到當初想要的結果。這說明,資源對合作社來說很重要,但不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。
本文由六畜興網摘自《豬業(yè)科學》2014年第230期之《中國養(yǎng)豬合作社的現狀與經營要點》
-
0
-
0
-
分享
- 還沒有人點過贊,趕緊點贊吧!